全国好的肾病医院_全国肾病医院排名_全国肾病专家排名-青岛静康肾病医院官网

慢性肾脏病是风险因素长期失控结果

  高血糖伤肾。要知道,肾小球本身就是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球。一切影响血液及血管的疾病,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尿酸等等,都会损伤肾脏。

微信图片_20250913084418_96_232.png

  长期高血糖引起血管病变,肾小球通透性增加,尿液中蛋白流失,进一步导致大量尿蛋白、肾功能下降。

  高血糖是伤肾的风险因素这个逻辑没毛病,但问题在于慢性肾脏病是风险因素长期失控的结果,因为肾脏没那么“娇气”,强大的代偿功能让它特别抗造,而患者的血糖问题才刚刚出现。

  血糖诊断有3个指标:空腹血糖、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。空腹血糖是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;餐后血糖体现的是饮食和胰岛素调节能力。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则是一段时间内血糖的平均水平。

  、糖尿病的确存在遗传倾向,但子女是否出现血糖问题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患者习惯的高糖、高脂肪、低纤维的饮食模式,大大增加了血糖失控的风险。

  顺便说一句,这些饮食习惯对于肾脏同样不友好,与其说刚刚出现的餐后血糖伤肾,不如说他长期存在的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伤肾。

  慢病的危害来自于风险因素的管理失控。吃药后仍不达标的血压和没吃降压药相差无几,一样都在“助长”并发症。

  高血压伤肾长则需要十几年,短的只需数小时。高血压危象(血压超过180/120mmHg)状态下可在数小时或1~3天引发急性肾衰竭。无论是哪一种,治疗不及时、不系统,都会导致肾脏持续受损,向“微量蛋白尿—大量蛋白尿—血肌酐异常—肾功能衰竭—尿毒症”路径靠近。